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8 日
每年的出版品以及書籍很多,如果我們要有效率的學習,就必須要找出書中的規則。
在寫作的時候通常會書寫大綱,找出書中的規則就是反向或者逆向找出書中大綱怎麼寫,
並且在看過書中所舉的例子之後,進行排除留下可用的模式,
在網路上我們常會看到很多人寫讀書心得,往往會加上一些感想,並且擷取出書中的重點。
但只讀重點無法以遠觀的方式來達到全局觀,因此找出結構就變得很重要,
書是無法別人幫你讀的。
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一小部分也很容易見樹不見林,把書名加上前面所寫的目錄整體讀過一遍,
配合上書中的內容來看,可以讓我們掌握到方向,此時必須要有輸出才容易記下來,
因此寫下來,變成表格,或者是教別人都是很好的方法。
但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很強的專家往往不是很好的老師或是教練。
很多知名的NBA球星或者職棒選手退役後,去帶領球隊往往不見得有好結果。
他們不是很強嗎?經過複製應該可以讓之前的成績一直延續下去。
這是因為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頂尖的專家會忽略70%以上的細節,
只專注在應該處理的部分,其它的全部自動化處理。
但要教別人的時候很可能這種做法,就會出現問題,
傑出人士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技能在哪邊與眾不同且可以教會別人。
但他們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讓我們學會很多東西。
拆解問題或者找到事情的指標本身很重要,或許可以這樣做。
1.因應可見的弱點(當然要先找出弱點)練習,把事情拆解變成較簡單的東西一件一件解決。
2.如果可以要去找到可以馬上回饋的方法(可以想像小朋友做一件事情就問家長這樣對不對,小朋友這樣學習的效率都很快)。
3.這件事情要讓我們覺得很新鮮,不是日復一日的無聊操作,當然這件事情需要去找出我們需要的目標來做。
4.可以多想少做,模擬工作,利用想像力訓練大腦自動就會啟動需要用的大腦神經元。
5.把細節寫下來,越詳細越好。
前面有說很多專家並不太了解或專注細節,
因此以下的問題可以幫助他們想請來進可以指導你的時候,
我們可以怎麼請求他們教學。
1.請他們不要講述太多專有名詞,而是請他們講述一些經驗以及細節。
2.專家是看了什麼或者研究學到這些東西的。
3.有犯過那些錯誤,可以少花什麼時間在某些事情上面的嗎?有什麼指標需要注意?
4.你做這些事的時候會先做什麼 後做什麼?
5.點子哪邊來的,每天的例行工作是什麼?
6.你覺得剛開始起步可以知道什麼事?
7.有那些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是剛開始沒想到的?
8.可以重來你會做那些不同的做法呢?

線上預約系統
目前服務台北市 新竹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