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健身】 肌群訓練X解剖全書(暢銷新版)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5 年 5 月 27 日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0059……

當初第一次看到《徒手健身:肌群訓練X解剖全書》的舊版,是在幾年前,那時我正好在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不靠器材、也不用去健身房,還是能讓一般人好好做訓練?結果這本書,真的讓我眼睛一亮。
 
對我這種熱愛解剖、又每天在帶學生練動作的治療師來說,它不只是「教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教你「看懂動作裡的肌肉」。每一個伏地挺身、每一個深蹲,書中都搭配了清楚的真人示範、精美的肌肉解剖圖,連哪些肌群是主力、哪些是輔助,都一目了然。這對我們在臨床上或自我訓練時,判斷動作對不對、做起來有沒有到位,非常有幫助。

新版的改版幅度,可以說是誠意滿滿。首先,整體印刷品質升級成全彩,不只是「變漂亮」,而是圖像更立體,解剖圖也更容易理解。你可以清楚看到像腹橫肌、多裂肌這種深層肌群,是怎麼在核心穩定中發揮作用,甚至還加入了協同肌、穩定肌的互動關係,這對習慣只看表層肌肉訓練的人來說,會有不少啟發。

我很欣賞新版融入了這幾年運動科學的新觀念,像是訓練恢復週期的安排、避免過度訓練的提醒、甚至是針對關節安全角度的建議,這些對長期想要穩定進步的人,特別實用。比如深蹲的膝蓋控制角度,就不只是「蹲下去」而已,而是教你怎麼蹲得安全、蹲得有效。

動作的收錄數量也大幅增加,從原本120種擴充到超過150種,特別補足了很多複合性與功能性訓練的部分。像「懸吊式反向划船」或「負重引體向上」這種居家就能做到的高強度訓練,也都加入書中。而且每個動作還分成初階、中階、進階三個難度,不管你是剛開始練,還是想挑戰進階動作,都能找到適合的版本。

新版還加入了許多生活化的輔助訓練工具建議,例如:怎麼用背包、水壺、椅子來模擬負重,甚至還有訓練週期計畫,教你怎麼安排一週訓練菜單、怎麼輪替部位避免疲勞;而每個動作旁邊還設計了QR code,掃一下就能直接看影片示範,減少動作做錯的機會。

如果你曾經讀過舊版,那新版絕對值得你重新入手,因為它不只是視覺升級,而是在訓練思維、安全觀念與實用性上都更進一步。如果你從來沒讀過,那這一版,就是你開始練徒手訓練、也開始了解自己身體運作的絕佳起點。

它不只是一本文字說明的訓練書,更像是一本幫你「打開身體地圖」的行動指南,讓你在每一個練習的過程中,都能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怎麼做更好,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節奏與方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