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L 聚焦式電磁波治療儀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5 年 5 月 17 日

 

這兩周試用了BTL的SIS(BTL Super Inductive System),初次操作還以為我來到核磁共振的檢查室。

逼逼嗒嗒的聲音感覺很像躺在機器裡面帶著耳塞做檢查,

 

筋膜對人類來說,在理解上不再認為只是被動支持的結締組織,而被視為高度敏感、主動參與力學調控的動態網絡。

筋膜可分為表淺層、深層與內臟層,每一層都有獨特的生理功能與病理機轉。對應這樣的結構層次,臨床治療放鬆技術也逐步從「單點鬆解 鬆弛 放鬆或整條肌肉放鬆」加入「分層導向介入的概念模式」。

而SIS這類高頻脈衝磁場裝置,深層筋膜與神經肌肉系統的非侵入式刺激提供新方式,患者可能不需要打針或者大力揉捏,而可以用這些方式來改善。

磁療從很早之前就有記錄了,靜態磁場的應用為地球磁場(自然存在),核磁共振成像(MRI)與天然磁石治療(Lodestone therapy)。

最早的磁療記載之一來自於《De Magnete》(1600年),作者 William Gilbert,他使用天然磁石(lodestones)治療包括英國女王在內的多種疾病,後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立即在日本開始發展(Todorov, 1982),而1960 至 1985 年間,這種療法迅速傳入歐洲,在羅馬尼亞與前蘇聯發展(Todorov, 1982)。

我們用來衡量磁場強度的單位叫做『特斯拉(T)』,1 特斯拉等於 10,000 高斯。為了幫助理解這個數字有多大,我們可以來比一比:

  • 地球本身的磁場大約只有 0.00005T(也就是 50 微特斯拉);
  • 醫院裡用來做核磁共振檢查的 MRI,磁場大約是 1.4 到 2.5T
  • 而超磁場治療儀(SIS)產生的磁場最高可以達到 2.5T,甚至比MRI還強;
  • 在某些特殊實驗室中,還能製造出高達 45T 的極強磁場,但那是科研等級。

 

所以 SIS 的磁場強度非常高,已經達到能夠穿透皮膚、影響深層肌肉和神經的程度,而且整個治療過程是非侵入式、不需要貼電極或穿刺,就能產生效果。

重複式磁脈衝刺激(rPMS)的機制

  1. 電能 → 產生磁場
  2. 磁場作用 → 產生感應電流
  3. 感應電流 → 神經軸突去極化
  4. 神經終板釋放乙醯膽鹼(ACTH)
  5. 肌肉細胞去極化 → 收縮
  6. 肌肉再極化 → 放鬆

說成人話就是: SIS 就像一個能發出超強、而且會快速變換的看不見的能量波(電磁場),接著在

在身體裡產生微電流: 當能量波穿過我們的身體時,會在組織裡面推出一些很小的、像電流一樣的東西。這就像電磁爐一樣,它的電磁場能讓鍋子裡面產生熱(渦流),SIS 的電磁場則能在我們身體裡產生這種微小的電流。

後續會刺激神經發出電訊號,這些被推出來的微電流,如果強度足夠(達到一個可以啟動的點),就能直接刺激到神經細胞,讓神經發出自己的電信號,這種信號我們稱為「動作電位」,它就像神經發出的一封電報,用來傳遞訊息。

SIS 特別厲害的地方在於,產生的這個微電流和神經發出的電報,可以穿過皮膚和比較表面的地方,直接到達身體比較深層的運動神經和它們控制的肌肉。這跟有些只能刺激皮膚表面的治療不太一樣。這種直接刺激讓治療更精準、更有效。

這種技術廠商說是獨家技術,利用電磁場來讓神經產生一個可被科學驗證的電信號(動作電位),這是根據我們的神經怎麼工作的原理來的。所以它的作用比較有根據,也比較能預期到治療後身體會有什麼反應,而且每次做效果也比較能重複。

簡單來說,SIS 技術的核心就是用強力的隱形能量波,在身體裡面產生足夠的微電流,讓深層的神經和肌肉被「喚醒」,產生反應。

那知道機轉之後,我們來看看神經怎麼告訴肌肉要動?從神經被刺激到肌肉收縮的過程。

當 SIS 成功讓神經發出它的電報(動作電位)後,接下來身體會發生一連串事情,讓肌肉開始收縮:

神經發出的電報其實就是神經細胞內外電性的快速變化。這個過程讓電報可以沿著神經一直往前走,電信號就像一個小波浪一樣,會沿著神經纖維快速傳下去,把信息從神經細胞的一頭送到另一頭。

神經的末端會碰到肌肉纖維,連接的地方叫做「神經肌肉接點」。當電信號傳到這個點時,神經末端就會釋放出一個叫做「乙醯膽鹼」的化學物質。這個化學物質會飄過神經和肌肉之間一個很小的縫隙。

重點來了:

乙醯膽鹼這個化學物質飄到肌肉那邊,會和肌肉細胞膜上特定的接收器結合。這個結合就像一把鑰匙插進鎖孔,把神經的信號傳給肌肉細胞。啟動一連串複雜的反應,讓肌肉裡面兩種主要收縮的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互相作用。它們會像很多小鉤子互相拉扯,讓肌肉纖維變短、變粗,這就是我們看到的肌肉收縮。

當神經停止釋放乙醯膽鹼後,乙醯膽鹼就會被清除掉,或者離開肌肉上的接收器。這時候,肌肉裡那些互相抓著的小鉤子就會鬆開,小繩子之間的拉力消失,肌肉纖維就會回到原來的長度,變成放鬆的狀態。

所以,SIS 技術是從第一步「讓神經發出電報」開始,然後身體會自動走完後面這一連串的步驟,最終讓被刺激的神經所控制的肌肉產生收縮或放鬆等反應。

目前試用到現在,客戶的滿意度很高,因為太有效了可以同時做出放鬆與訓練的效果,唯一的困擾是太有用了,我主要都在跟客戶聊天,當然這個前提必須要是在檢查做的好的狀態下,有了機器才可以事半功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