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11 月 8 日
神經及筋膜理論出發,深入探討身體結構上下層之間的相互影響,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坐骨神經痛的思路。根據現代神經學和筋膜理論,上層結構會影響下層結構的穩定性與功能,而下層結構的不平衡或異常同樣會影響到上層結構的健康。例如,手麻的問題可能源自肩頸、手肘,甚至手腕的結構異常。同樣地,腳部的不適可能由坐骨神經向下延伸到下肢的關節、韌帶或運動模式問題所引起,從而牽拉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
作者是一位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日本專科醫師,他提出一個顛覆性的觀點,認為「坐骨神經痛」及「腰痛」並非具體病名,而是對腰部以下疼痛症狀的統稱,就如同頭痛只是頭部不適的描述一樣。坐骨神經痛是由臀部到下肢某處的問題引發的慢性疼痛,而之所以難以根治,正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腳踝的鬆弛或不穩定的壓力,這些壓力會反覆作用於神經系統,進而產生各種症狀。
在書中,作者從臨床研究和實務經驗出發,提出了一些自我檢測方法,幫助讀者在反覆發作且看診效果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初步的自我評估。這些方法包括檢查腳踝是否有傾斜或鬆弛、左右腳踝是否存在明顯差異、鞋底的磨損模式(如外側磨損是否明顯)等。此外,還可以觀察腳趾的形狀變化(例如拇指外翻或捲甲)、腳踝內外側是否有浮腫現象、腳跟外側的皮膚是否乾燥變黑,甚至檢查大拇趾力量是否足夠穩定,是否可以支撐起身體等。這些細節不僅幫助讀者了解自身足部狀態,還可以透過這些自我檢測結果推測潛在的神經影響。
書中還提供了詳細的腳踝貼紮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幫助穩定腳踝,還可以有效減少坐骨神經的牽拉壓力。腳踝的穩定性是影響坐骨神經健康的重要因素,作者認為腳踝鬆弛可能會牽拉到坐骨神經的分支,進而壓迫或拉扯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發生。由於坐骨神經由腰椎的L4、L5和薦椎的S1出發,在骨盆處匯集成較粗大的神經,經過膝蓋後方後再分支為腓總神經,並進一步分為腓淺神經、腓深神經及脛骨神經,因此,腳踝或下肢的異常結構問題可能會影響整條神經的健康。
此外,作者解釋了神經受到壓迫或牽引會引發神經末端麻痺的機制,這也是手麻和腳麻的常見原因。當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等手部神經壓迫時,固定手腕可減少神經壓迫,類似地,腳踝的穩定貼紮可減少坐骨神經的牽拉壓力。這些穩定措施通過限制不必要的移動,降低了神經的負擔,有助於減輕慢性疼痛。
在實際的生活應用中,作者建議若遇到不明原因且反覆出現的坐骨神經痛,讀者可以嘗試腳踝固定貼紮,並配合小腿骨的穩定,減少對坐骨神經的牽拉壓力。與此同時,適度的穩定運動和肌肉鍛煉也相當重要,以增強足踝的支撐力,從而有效緩解症狀。本書同時提到,透過外科手術、物理治療和針灸等多種療法的搭配,可以多角度地解決坐骨神經痛的問題。
這本書的核心意圖在於幫助讀者理解坐骨神經痛並非單一的病症,而是一系列身體結構失衡導致的症狀。透過提升腳踝的穩定性,透過簡單的貼紮技術及適當的運動訓練,讀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身體運動和神經拉扯,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實用且易於操作的保健方案,適合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緩解坐骨神經痛的讀者。
線上預約系統
目前服務台北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