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功能性動作評估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8 月 24 日

  1. 初步觀察與姿勢評估(約10分鐘)

1.1. 靜態姿勢觀察(5分鐘)

   – 目標:觀察病人的靜態姿勢,包括站姿、坐姿和行走,檢查骨盆位置、脊柱對稱性和肌肉張力。

   – 執行:要求病人自然站立、坐下,並進行簡單的走動。記錄骨盆前傾、後傾或旋轉的情況,觀察脊柱是否對稱,肌肉是否有異常的緊張或放鬆。

   – 建議次數:1-2次,用於初步評估和建立基準。

1.2. 姿勢分析(3分鐘)

   – 目標:對靜態姿勢進行分析,識別異常排列並記錄這些異常。

   – 執行:將病人的姿勢與正常標準姿勢進行比較,確認偏差的部位,並對這些部位進行詳細記錄。

   – 建議次數:1次,通常在第一次評估中完成。

1.3. 紀錄和比較(2分鐘)

   – 目標:紀錄初步觀察結果,並作為後續動作分析的基礎。

   – 執行:詳細記錄觀察結果,並將其與後續的動作測試結果進行比較。

   – 建議次數:1次,在每次評估後進行。

  1. 動態動作評估(約10分鐘)

2.1. 功能性動作測試(5分鐘)

   – 目標:通過一系列功能性動作測試,觀察病人在動作中的骨盆和脊柱排列。

   – 執行:讓病人進行各種日常動作,如站立、坐下、行走、彎腰、抬腿等,治療師觀察病人在這些動作中的骨盆和脊柱如何排列,並記錄任何異常動作模式。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初期都應進行,持續監控進展。

2.2. 動作模式分析(3分鐘)

   – 目標:分析病人動作中的異常模式,識別可能的肌肉失衡或協調不良。

   – 執行:治療師應仔細觀察並分析病人在功能性動作中的異常模式,如骨盆過度前傾或旋轉,並識別可能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

   – 建議次數:1-2次,隨著病人進步進行重新評估。

2.3. 進行對比與確認(2分鐘)

   – 目標:將動作結果與正常範圍進行對比,確認問題部位。

   – 執行:治療師將病人的動作模式與正常範例進行對比,確定問題的嚴重程度和治療重點。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初期進行,隨著病人的進展進行對比。

  1. 肌肉協同作用的評估(約10分鐘)

3.1. 肌肉功能評估(5分鐘)

   – 目標:評估動作中參與的肌肉群的協同作用,觀察肌肉在動作中的啟動時機、收縮順序和強度。

   – 執行:治療師對病人進行肌力測試,確定關鍵肌肉群是否正常協同工作,觀察是否有肌肉過度活躍或無力的情況。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都進行,以跟蹤肌肉功能的變化。

3.2. 評估代償動作(3分鐘)

   – 目標:識別病人在功能性動作中的代償動作,確定代償的原因。

   – 執行:治療師觀察並記錄病人是否在動作中使用了代償機制,如肩胛骨過度活動來代償肩部肌肉無力。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都進行,特別是當病人進行新的動作時。

3.3. 進行肌力和活動度測試(2分鐘)

   – 目標:測試病人關鍵肌肉群的力量和關節活動度,判斷是否存在活動度限制。

   – 執行:治療師對關鍵肌肉進行肌力測試,並測量相關關節的活動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矯正或治療。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進行,用於持續跟蹤進展。

  1. 功能性動作的二次測試(約10分鐘)

4.1. 修改動作進行二次測試(6分鐘)

   – 目標:根據初步結果修改病人動作,並進行二次測試以觀察其影響。

   – 執行:治療師讓病人修改動作,例如調整骨盆位置或改變動作順序,然後觀察這些修改對主要症狀的影響,並進行紀錄。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進行,以不斷優化動作模式。

4.2. 記錄和分析測試結果(4分鐘)

   – 目標:紀錄修改後的測試結果,分析並確認問題來源。

   – 執行:治療師詳細紀錄二次測試後的病人表現,特別是疼痛和動作範圍的變化,然後對結果進行分析,以確認導致症狀的根本原因。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進行,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治療計畫。

  1. 制定治療計畫(約10分鐘)

5.1. 制定個性化治療策略(6分鐘)

   – 目標: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治療計畫,旨在恢復肌肉平衡並改善運動模式。

   – 執行:治療師根據所有的評估結果,制定具體的治療策略,包括關節鬆動術、軟組織鬆動術、伸展運動和增強運動等。這些治療應該針對病人的具體問題進行個性化設計。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進行,根據病人進展不斷調整。

5.2. 治療過程中的監測與調整(4分鐘)

   – 目標:持續監測病人的反應,並根據反應動態調整治療計畫。

   – 執行:治療師在每次治療中應持續監控病人的進展,觀察治療效果,並根據病人的反應進行適當的治療調整。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進行,持續改進。

  1. 預防復發與長期管理(約10分鐘)

6.1. 教導矯正性運動(5分鐘)

   – 目標:為病人提供矯正性運動,以幫助他們改進日常生活中的姿勢和動作策略,防止問題再次發生。

   – 執行:治療師根據病人的具體問題,設計並教導一系列矯正性運動,這些運動應該簡單易行,以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持續進行。

   – 建議次數:每次治療進行,特別是在治療後期,幫助病人建立長期習慣。

6.2. 建立長期運動計畫(5分鐘)

   – 目標:制定一個長

期的運動計畫,維持病人的功能性動作恢復,並防止未來出現新的問題。

   – 執行:治療師應根據病人的進展和長期目標,設計一個長期運動計畫,並教導病人如何正確執行,確保其持續有效地進行。

   – 建議次數:在治療的最後階段,根據病人的需求,可能只需一次指導,並隨後定期追蹤。

  1. 治療原則與肌肉僵硬與肌肉短縮的處理

7.1. 治療原則

   – 整體性原則:治療不僅針對症狀,還應考慮整體的功能性問題,包括肌肉協調、關節活動度和神經系統的反應。

   – 個性化原則: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畫,以達到最佳效果。

   – 漸進性原則:治療計畫應該是漸進的,從簡單的動作和治療方法開始,隨著病人的進步逐步增加強度和複雜度。

7.2. 肌肉僵硬與肌肉短縮的處理

   – 肌肉僵硬:

     – 定義:肌肉僵硬通常指肌肉在靜止狀態下的過度緊繃,可能由於過度使用、缺乏伸展或姿勢不良引起。

     – 處理方法:使用按摩、熱敷、靜態或動態伸展等技術來放鬆緊繃的肌肉,並逐步恢復其正常的長度和功能。

   – 肌肉短縮:

     – 定義:肌肉短縮是指肌肉纖維實際變短,導致關節活動度受限。這通常是由於長期的不良姿勢、受傷或缺乏活動造成的。

     – 處理方法:需要更為積極的伸展運動和關節鬆動術來逐步延長短縮的肌肉,恢復正常的活動度。這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和持續的家庭訓練計畫。

 總結與建議次數

根據上述步驟,整個治療過程需要進行多次評估、測試和調整,以確保達到最佳治療效果。通常,病人的進步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治療。以下是建議的治療次數估計:

– 初步觀察與姿勢評估:1-2次

– 動態動作評估:每次治療初期進行

– 肌肉協同作用的評估:每次治療進行

– 功能性動作的二次測試:每次治療進行

– 制定治療計畫:每次治療進行,隨進展調整

– 預防復發與長期管理:治療後期進行,建立長期計畫

整個治療過程可能需要6-10次,具體次數取決於病人的狀況、治療目標以及進展情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