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疼痛?001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3 月 6 日

對於疼痛我們常不了解是怎麼發生的,

但簡略性的分類可以分為發炎造成的疼痛以及不會使用軟組織產生的現象。

疼痛不但是正常的,而且對整體健康也很重要。

可以提醒我們實際上發生或潛在的身體損傷,警告身體的某些部位可能出現問題,防止出現進一步的傷害。


疼痛的笛卡兒模型

我們過去對疼痛的大部分看法都是基於勒內·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在其1644 年出版的《L’Homme》一書中建立的笛卡兒模型。

笛卡兒指出,疼痛訊息是由體內的受體檢測到的,並沿著路徑發送到大腦。疼痛讓我們意識到資訊,以便我們能行動,減少進一步的傷害。

在當時,疼痛被認為是一種相當簡單的感覺體驗,就好像神經系統只是在偵測外在感覺——獨立於大腦而存在的東西。

如果在你面前有一個火堆,根據笛卡爾的說法,當手指感受到火的熱量時,疼痛訊息就會傳到大腦,引發警報,感到很痛。

如果事情只是這麼簡單,那就太好了,但很多疼痛發生的問題不是一成不變。

笛卡兒模型在於它將心靈和身體分開,稱為身心二元論,

身心二元論無法解釋人類所說的大量疼痛經驗。

在後來研究越來月多時,物理刺激與人的疼痛體驗之間的不相同的狀態下,

開始去關注其它可能發生的問題。


金屬棒實驗

現代疼痛科學發現疼痛並不是像外表看的那麼簡單,

例如像是巴西柔術以大量不自然的方式拉扯身體,但卻並不會疼痛,

但日常有些狀態是當身體停下來不動時,會開始出現疼痛,像是坐在電腦前不動8小時,長時間坐飛機等等。

研究也開始發現,有一些截肢的人會出現幻肢痛,有 85% 的截肢患者反應會有不該存在的疼痛,

由於肢體消失,沒有任何疼痛的訊息從肢體傳遞到大腦,這證明了大腦在疼痛的身體體驗中所扮演的角色

也解釋了為什麼疼痛有時被稱為大腦產生的幻覺。

另外有些研究也指出,即使組織沒有受傷,人也會感到疼痛。

有一項研究是利用視覺的暗示做實驗,來證明可能視覺與顏色也會讓大腦產生疼痛來保護身體。

實驗用用金屬棒觸摸受試者的手背,但在這之前讓受試者說會有藍色與紅色光,

但金屬棒的溫度是相同的,看到紅光的受試者表示感到更多疼痛,這是因為因為紅色表示熱,而藍色表示冷。

另外,看到金屬棒與顏色碰到自己手的人比不能看到金屬棒碰自己手的人,更多疼痛。


也常常看到影像檢查有受傷,但患者感覺不到疼痛。

像是 有椎間盤突出,有肩袖撕裂, 有半月板退化看起來都會讓人很痛的狀態,

但許多人都不會感到疼痛。

有一次有一位士兵接受了X光檢查,他的脖子上卡著一顆子彈,

士兵並沒有感到疼痛,這是否代表大腦說如果沒有危險,就不用製造疼痛。

代表疼痛是完全來自於大腦而不是來自體內的疼痛感器或路徑。

有了這個新的認識,之後研究人員開始考慮雙向模型,

在該模型中,大腦接收刺激並決定這些刺激是否需要產生疼痛反應。


雙向模型

這個模型將大腦視為具有多個輸入和輸出的神經元網路。輸入指的是感覺,但不僅僅觸摸、看到、聽到或聞到的感覺。

除了這些感覺外,還有一個稱為本體受器的關節感受器,以及將感覺帶入神經基質的輸入系統。

大腦會不斷評估所有輸入,確定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像是去碰很熱的東西,或者腐蝕性的東西,亦或者是手被東西砸到。

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認為,對於外界傷害可能是大腦對於外在的認知,如果加強對於世界認知,對於疼痛以及其它傷害可能就較為可控,

畢竟疼痛的感覺與大小每個人都不相同。

當觸摸東西時,一種稱為傳入訊息的感覺會從組織向上穿過脊髓到達大腦的某個部分,這取決於訊息的類型。

如果訊息是感官訊息,它通常會到達感覺皮質。

如果是危險的因子,會透過一個稱為傷害感受的過程來轉化。

有輸入就有輸出,而輸出會分為三類:

1.疼痛(受傷了)

2.移動(決定移動)

3.壓力報告(感到焦慮)

大腦會感覺所有輸入,並選擇最好的保護方式,基本上是以所處的環境是否危險,

或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來以避免受傷。


隨著對大腦作用的新認識,疼痛變成了一種複雜的體驗,由思想、情緒、信仰、記憶、壓力大小、感覺、接收的視覺訊息等等塑造而成。

而不僅僅是從身體所發出的訊息而已。

許多人的疼痛主要是由於壓力大、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睡眠不足和其他類似因素造成的。

放在運動與物理治療上,以前認為的疼痛來自於姿勢 結構 或者生物力學模型,

認為疼痛視為軟組織或者骨骼的生物力學問題,只要找到單一的問題,就可以改善。

但放在今日,這些已被證明是不完整的,特別是在疼痛科學研究方面,有些人採用這種老式方法根本無法改善問題。

這些思考方式出現在人類身上也很合理,人類會想要尋找疼痛症狀的直接原因,把問題簡化。

但是除了思考疼痛和傷害都是問題結構、姿勢問題,或者活動方式有問題。

只從這些角度來思考,很容易忽略其他因素,

而這些因素往往比解剖學與疼痛的關係更密切。


較新的方式會加入生物心理社會模型來分析問題。

可能會有下面列舉的狀態:

像是很重要的結構、姿勢、生物力學和解剖學以用來檢查發生的問題,

很多人是因為軟硬 組織引起的疼痛。

如何使用身體或者某些姿勢或動作是否會引發疼痛。

在大多數情況下,問題實際上主要是在身體發生,疼痛是否與生物組織的機械性問題有關。

大多數患有急性痛的人要先檢查生物力學或結構。


 

思想、情感和信念對於我們如何評價世界和的身體非常重要。疼痛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幫助你生存。

這代表即使身體組織沒有受到傷,大腦也會根據感知到的威脅而產生疼痛。

疼痛也可能與生活壓力有關,因此在處理超出正常癒合時間範圍的慢性疼痛時,

也要考量心理問題。

社交: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社交互動對整體健康的重要性。例如對於缺乏社交活動的人來說,

孤獨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造成心理問題,從而導致慢性疼痛障礙。

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情緒健康 以及  年齡、性別、遺傳和 疼痛社會因素關係、社會支持和經濟能力等等..

所有組成部分都是相互關聯的。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旦意識到思想、身體和環境與疼痛相關,

也可以開始排除導致疼痛的潛在因素。


疼痛是由大腦產生的,每個人的疼痛都是不同的。我們現在比以前更了解疼痛,但許多人仍然難以控制疼痛。

一旦你知道疼痛是什麼以及它如何發揮作用,你就可以重塑你對疼痛的看法。

例如,一個常見的誤解是神經會產生疼痛,而實際上它們與疼痛有關,但不會直接造成疼痛。

了解自己神經功能的人不會那麼害怕,也不會受到疼痛的威脅,這有助於減輕症狀。

神經系統的路徑始於皮膚、肌肉、關節和其他組織中的感測器。這

些感測器組成您的周邊神經系統,始終檢測溫度、運動和壓力等感覺,並將這些訊息傳遞到您的中樞神經系統(脊髓和大腦)。

您擁有可偵測以下資訊的感測器(身體內外):溫度、壓力、移動、壓力、免疫力和血流。

人們認為運動有助於緩解疼痛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減少缺血或組織血流不足。如果血流受限,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輸送就會減少,進而啟動傷害感受器。

持續超過三個月的慢性或持續性疼痛通常是由於感測器變得過於敏感而不再準確地反映組織狀態的結果。

 

大多數人認為神經可塑性只發生在大腦中,但大腦是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神經可塑性會重新連接大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中的神經系統,這些神經一直延伸到手指和腳趾。神經系統使用稱為神經傳導物質的分子進行通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