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受傷疼痛(髕股關節滑動問題)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7 日

膝關節受傷疼痛的症狀

包括疼痛、腫脹、僵硬和活動範圍受限。在受傷後,
休息和冷敷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此外,
物理治療和運動可以幫助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提高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

膝關節結構

膝關節是由三個關節+四個骨骼組成構成,分別是:

四個骨骼:

股骨(大腿骨),脛骨(最大的小腿骨),
腓骨(最大的小腿骨旁邊那根骨頭),(最大的種子骨),以上是骨骼部分。
三個關節:
1.脛骨股骨關節:由股骨(大腿骨)脛骨(最大的小腿骨)和髕骨組成。
2.脛骨腓骨關節:由脛骨和腓骨(最大的小腿骨旁邊那根骨頭)組成。
3.髕股關節:由髕骨(最大的種子骨)和股骨交會,但要記得的就是髕骨是長在股骨(大腿上)並不是小腿。

這些骨骼所組成的關節,會在人體運動的三個面向動作,
分別是前後,左右,旋轉,而膝關節的骨頭表面會有軟骨,
方便骨骼可以順利滑動。
膝關節可以做出膝蓋彎曲 伸直 內外轉動的動作,由於是中間的關節,
因此承上啟下,需要有力量和活動性。
髖骨的前面是平坦的平面,後側(靠近股骨的地方)則是曲面。
曲面會與股骨的股骨滑車溝卡在一起,髖骨在滑動時,曲面就會在股骨滑車溝滑動,
很多人的問題來自於髕股關節,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髕骨在股骨上滑動不順,
產生了很多疼痛問題。

髕骨的上緣會跟股四頭肌肌腱相連,這條肌肉很大,
通常這邊的疼痛也是因為上方所說沒有在股骨的溝槽內順利滑動,
因此無法順利上下滑動的時候,就會往邊邊移動,因此摩擦過度後,
容易造成周邊軟組織的的腫脹, 發炎 ,不舒服,
追根究柢,是因為髕股關節滑動不順產生的疼痛,
活動問題,甚至是股四頭肌力有問題抑或是與後方的腿後肌群動作不協調所造成,
而滑動的潤滑液來自於關節滑囊,讓關節可以順利滑動。

骨頭的內外位置

骨頭的內外位置也很重要,如果要與醫療人員解釋,大腿往下切一條直線,膝蓋內側就是內(裡面),
膝蓋外側就是外(外面),例如:疼痛來自於內側的某某地方。
而膝蓋的軟骨損傷必須由影像檢查才比較容易檢查出來,
因此這部分需要給醫師檢查比較清楚,膝蓋由於是一個穩定的關節,
因此需要避震器之類的構造來幫助減震像是半月板與髕骨下脂肪墊。
股骨和脛骨之間有內側和外側半月板,避免直接在運動時骨頭撞骨頭,
形狀為C字形,兩個會相連成環狀後固定在脛骨上,不會移位,
因此損傷後容易直接容易骨撞骨產生問題。
髕骨的後方會有髕骨下脂肪墊,是可以滑動的組織,
在彎曲和伸直時,吸收壓力,
當發炎的時候髕骨下脂肪墊就無法順利滑動,
由於此處的微血管與神經很多,因此發生問題時容易疼痛。

髕骨的上方有股四頭肌肌腱相連,下方則是由髕骨肌腱連結,膝蓋內側有內側副韌帶,
外側則有外側副韌帶避免左右亂動。
膝關節的內側有十字韌帶,分別為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
因為這兩條韌帶由膝關節前側往後側長,
又從中央往膝關節內外兩側延伸會相互交叉,
看起來像是一個十字,因此叫十字韌帶。

前十字韌帶是確保脛骨不會過度往前滑動至股骨前方,
因此損傷或斷裂的人,在做測試的時候會把脛骨往前拉看會不會過鬆,
由於韌帶方向的關係,因此也會讓小腿往內轉的的幅度變低,
因此下肢排列理想狀態,應該要是骨盆與股骨切齊,股骨與脛骨切齊,
這樣比較符合生物力學的發力方式,在膝蓋彎曲的時候,
後十字韌帶則是可以避免脛骨過度往後滑動。

在髕股關節出問題或者有聲音的時候,可以先檢查髕骨周圍是否有腫脹,
滑動是否不順,膝蓋是否有聲音,
可以先放鬆髕骨周圍軟組織,
並且找到適合的教練或者治療師幫忙看下肢關節排列是否正確
,並且做正確的肌力訓練,讓髕骨滑動可以順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