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8 日
這本書介紹了不疲勞的登山術,包括了從了解自己、呼吸練習法、控制重心轉移技巧、
選擇適合的鞋子、飲食、睡眠、登山穿著、每日伸展體力訓練等方面的技巧。
作者提到在呼吸訓練方面,需要計算步行的時間倍率,以標準步行時間除以實際所需時間得出。
本書注重的是心肺循環功能、呼吸法、步行速度等方面,並提倡盡量用鼻子吸氣、口吐氣,舌頭位置放在上顎部分。
此外,背著背包壓迫胸廓時深呼吸無效,可以利用腹式呼吸幫助呼吸效率,每次吸氣約吸到60~70%。
身體重量的轉移
在登山的時候,有意識的轉移重心很重要。作者提到走路的移動方式分為體重轉移和重心轉移。
體重轉移是指前腳踏出一步之後身體保持直立,用下半身的力量將後腳承受的身體力量轉移到前腳。
而重心轉移是指上半身配合腳步動作向前傾,將身體的中心點也就是身體重心轉移到前腳方向。
重心轉移可以減少踏出步伐時肌肉負擔,因此要想不累就要學會重心轉移。此外,要學會重心轉移,
腳踝就要學會旋轉腳步的三個轉軸,即滾動能力、髖關節伸展能力、姿勢維持能力。
綜合的注意事項
本書還強調了鞋子的選擇、飲食、睡眠、登山穿著、每日伸展體力訓練等方面的重要性。
這本書的優點實在太多了,也像是有個登山指導在你旁邊,非常推薦給那些喜歡登山的人當作參考。
很多人喜歡爬山,但我也常常遇到爬山過後發生問題的人,由於很少去爬山就上網看到了這本書,
覺得很棒的一點是從了解自己,如何減輕疲勞的呼吸練習法,控制重心轉移的技巧,
走路的鞋子怎麼選,飲水飲食排出,山上如何睡好覺,影響步行的登山穿著,又或者每日伸展體力訓練等。
由於職業關係,我比較關注的是在呼吸訓練和鞋子如何挑這些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需要計算步行的時間倍率,這個公式計算為標準步行時間除以實際所需時間=步行時間倍率。
接下來是增加呼吸品質,本書注重的是心肺循環功能、呼吸法、步行速度,心肺屬於身體要素,
而呼吸與步行屬於技術要素,本書的吸氣法與我們之前所提倡的都一樣,
應該要盡量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而舌頭位置會放在上顎部分,而並非放在下顎上。
另外作者也提到因為背著登山背包壓迫到胸廓,因此深呼吸是沒有用的,在登山時也可以利用腹式呼吸來幫助呼吸效率,
每次吸氣大約吸到60~70%,跟吃飯一樣吃個七分飽就好,另外也不要頻繁的休息,因為心率增加讓循環變好提供氧交換,
登山休息過後,心臟又必須要從安靜心率再繼續開始,也因為如此吸氣頻率也會增加,務必要注意心率的變化。
而在登山的時候,有意識的轉移重心很重要,作者提出走路的移動方式分為體重轉移與呼吸轉移。
體重轉移與步行綜合注意事項
體重轉移是指前腳踏出一步之後身體保持直立,用下半身的力量將後腳承受的身體力量轉移到前腳。
重心轉移是上半身配合腳步動作向前傾,將身體的中心點也就是身體重心(作者認為在骨盆內 丹田?)轉移到前腳方向。
體重轉移是用腳部肌肉活動身體,重心轉移則會活用身體重心,可以減少踏出步伐時肌肉負擔,如果要不累就要學會重心轉移。
要學會重心轉移,腳踝就要學會旋轉腳步的三個轉軸,
也就是與走路的步態週期很類似的活動,作者說必須要有滾動能力,髖關節伸展能力,姿勢維持的能力。
如何利用腳底滾動移動
雙腳步行的人會用滾動功能,就是利用一邊搖晃腳的軸一邊走路,腳掌接觸以及離開地面的過程活動,
讓重心前移,而活動不為為腳跟、腳踝、腳趾的關節,這些活動必須順暢,會造成腳的負擔,
登山時需要靈活調整,因此會分為腳跟滾軸往前轉動,腳跟轉軸後再往前使用腳踝轉軸讓小腿往前移動轉移重心,
接下來就是前足滾軸,此時會把腳跟抬起,但要做好前足滾軸需要有適合的鞋子,作者也認為上坡時活用腳踝滾軸,
因此腳踝活動度就很重要,上坡時把鞋帶打結處下方的鞋帶放鬆到可以放入三指的程度,讓我們的腳踝可以往前移動,
下坡時不啟動任何滾動功能,因此鞋帶要綁緊固定腳踝,可以讓腳踝慢慢移動,讓腳穩定。
因為登山時必須小步大步前進,因此髖關節往後伸的能力也很重要,
可以讓支撐腳放在身體重心的後面,讓重心容易放在前腳,
也可以快速轉移重心。本書的優點實在太多了,
也像是有個登山指導在你旁邊,非常推薦給大家當作參考。
線上預約系統
目前服務台北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