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7 日
跑者膝到底是什麼?
常做膝蓋彎曲伸直的動作的人,像是跑者的的膝蓋外側產生疼痛,
由於膝關節做重複彎屈伸直動作,而引起黏液囊或骨膜的組織發生發炎反應,
也稱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關節附近的組織
膝蓋附近的軟組織,靠近膝蓋骨的上方是股四頭肌的肌腱,
會繞著膝蓋骨往下連接到髕骨的下方的髕骨腱(肌腱),
內側膝蓋從前面到後面是縫匠肌 股薄肌 半腱肌,因為合起來很像鵝的腳掌,
因此我們也稱之為鵝足肌腱,大腿骨跟小腿骨的中間會有膝蓋的半月板,
前方有我們的前十字韌帶後方則有我們的後十字韌帶。
如果疼痛與韌帶撕裂或者骨折的無關的話。
常見的前方膝蓋損傷,大概有2個:
1.髕骨跟股骨的附近不舒服,有時候是膝蓋內側或結構的問題。
2.俗稱跑者膝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那這些可能都與走路有關,直接或間接與臀部或許都有關係,
尤其是我們上方常聽到的臀中肌或臀大肌有關。
疼痛與狀態
近年來大家比較知道一件事情:
1.疼痛是症狀
2.或者只是引起不舒服的其中的一個原因,
膝蓋與手肘通常都只是整個上肢或下肢中間的一個環節,
也比較容易受傷,通常手肘與膝蓋問題都是間接的受害者。
淺在問題代表著需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在上方或許會跟我們的屁股有關係。
我們的骨盆邊邊有一條很短的肌肉叫做濶筋膜張肌
,這條肌肉雖短但卻很重要,
他蓋在我們的臀中肌外面,往下會連接到髂脛束。
髂脛束往下連接到膝蓋的外側,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髂脛束這個組織因為特別的強韌,
因此無法經由伸展或者強力的按摩拉開,你往往拉到的地方都是前方的股外側肌,
但因為髂脛束上方也會有一些小的神經與血管,因此在按壓時也會感覺到酸痛與麻,
但以結構上來看是很難被伸展開的,髂脛束比較可以作為一個支撐的組織。
髂脛束
經由股骨連接到膝蓋旁邊脛骨處,會對膝蓋移動方式會有影響
很多跑者因為在這個地方附近會疼痛,因此俗稱跑者膝。
除了跑者之外還有喜歡從事自行車運動的人也很容易發作。
由於反覆性的彎曲伸直,很容易導致擴散的膝蓋疼痛,如果只針對不舒服的地方做處理,
通常很容易復發。
臀部會有幾條重要的外展肌,臀大肌跟濶筋膜張肌 會跟髂脛束相連,臀中肌雖然不與髂脛束直接相連,
但這些肌肉都是重要的外展肌,以深度來說,濶筋膜張肌在最外面,裡面是臀中肌以及臀小肌。
而後方是我們的臀大肌,臀部的外展肌在走路的時候必須要支撐2.5倍的體重,由於臀大肌是外轉肌,
失能的時候,在我們走路的時候闊筋膜張肌就需要使用更多,
因為濶肌膜張肌是一條屈曲加上外展什麼都要做的肌肉,
往下的髂脛束自然就會比較不受控制,因為結構以及方向的關係就容易往前跑。
因此又往外又要往前的時候容易產生不穩定的拉力,
在靠近膝蓋的地方就容易不舒服,此時我們必須檢查臀肌以及股外側肌是否沒有正常工作,
根據我的經驗通常是會先發作在股外側肌靠近膝蓋的部份。

線上預約系統
目前服務台北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