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8 日
膝蓋退化在有受傷經驗的人中非常常見,臨床上常發現,受傷過後通常在膝蓋常出現的問題可能會腫脹以及疼痛感,
或者產生骨刺,彎曲伸直活動度受限或者脛骨轉動受限和出現異常步態。
有時還會產生整個無力感,進而影響到上半身核心發力的問題,通常膝蓋出現問題我們會往上往下找出主要的影響因素。
膝蓋退化有個很重要的生物力學改變,因為關節磨損導致在冠狀面上出現異常角度增加,
內側膝蓋退化可能出現膝內翻,外側膝蓋退化可能出現膝外翻。
正常的膝蓋冠狀面角度下,內外側膝蓋隔間是承受相對平均的壓力,
當地面反作用力的向量越靠近膝蓋中心,產生越正常的內外側壓力。
正常膝蓋內側的關節面相對較大,加上髂前上棘到髕骨會有Q角會影響到膝蓋
,因此不能夠正常的把體重內外移動,也容易產生髕骨滑動的問題。
在檢查的時候常常需要去看髕骨能否上下左右的移動,
可以判斷是否是髕骨腱或者是股四頭肌過緊無力對膝蓋產生影響。
膝外翻的足部相對於膝蓋,落在外側,因此地面反作用力落在足部外側,
造成外側隔間產生較大的壓力。
內翻則是造成內側較大壓力。
無論是膝蓋內側或是外側的隔間壓力增加,
皆會進一步導致膝蓋退化。
因此膝蓋軟骨增厚、冠狀角度、隔間壓力和內側膝蓋退化的機械性關聯,
有可能導致膝內翻,但膝內翻也有可能是源自於內側膝蓋退化,外側也是一樣。
有時候可以用鞋墊來改變膝蓋的生物力學,
對膝蓋症狀有正面的影響。
要注意的是,利用楔型墊片改變膝蓋的受力,
用治療膝蓋退化,但有能導致足部受到不正常冠狀面壓力。
但膝蓋的活動或者走路並不只有冠狀面,
會有很多的矢狀面以及部份的水平面,
因此當一個平面穩定之後必須要去控制與訓練其它兩個平面。
在腳跟部份需要去看跟骨以及距骨的連動,這在我們之前的影片有提過,這兩者是會互相影響的。
可以去看跟骨的位置判斷距骨是否會正常滑動,影響到踩地以及腳趾的功能,這些問題也會往上影響到膝蓋。
在骨盆部份也可以看看是否臀肌或者骨盆動作有問題,導致了從下到上或者從上到下的整體連動。
讓中間的關節除了穩定之外做了太多非必要的事情。

線上預約系統
目前服務台北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