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習歷程呼吸動作篇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7 日

 

口呼吸的影響

從小我就是一個鼻子跟身體會過敏的小孩,除了怕灰塵以及熱之外,鼻子每天都會一直流鼻涕,
學生時期每天都需要用掉一整包面紙,後來長大也才發現很喜歡去弄鼻孔,
很有可能是因為下意識想要把鼻孔弄大藉此來讓自己可以吸到更多的空氣,
本來也是是一個會使用口呼吸的小孩,有次經過老師提醒之後從那天起,
雖然還是只能用一個鼻孔吸氣,但再也沒有用過口呼吸了。

嘴巴呼吸的壞處

隨著時代的演進,加上台灣很濕因此過敏原很多,
非常多人會有口呼吸的問題,使用嘴巴呼吸除了會把空氣直接吞到胃裡面之外,
也因為沒有經過鼻毛的過濾,在很多時候也造成了細菌直接進到食道裡面。
也有研究指出人的上顎骨,年紀大了之後也還是會繼續發育,
舌頭的有力與否,會不會塞住氣管,或者是咀嚼夠不夠好都會造成我們嘴巴裡面的上下空間位置不夠
,更有人研究越原始的部落牙齒長的越好,那是因為咀嚼的夠可以讓上下顎的空間變大,
舌頭的肌肉有力,咀嚼與開口閉口的肌肉可以得到訓練與控制,而現代的書籍才叫我們需要至少要嚼幾口才吞下去,
這是因為現代精緻的食物變多,用吞的比較快。

身體開始疲累

開始工作之後發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十幾年前也沒有什麼健身風氣,
要去打球發現跑不贏年輕人,跑一跑反而喘不過去,回家直接癱軟倒在床上,
以前也沒有什麼運動訓練的概念,你做不好教練通常會說就是練不夠,
這個觀念到現在還是有,手上很多選手就是這樣一傷就幾年不會好甚至再也無法回到場上。

救國團學氣功

離題了。以前想學東西就是上救國團,不但便宜而且課還很多,
我就選了一個教氣功的老師,這位老師教的是一種隔空的氣功,
每次去上課老師會帶著練功,然後做操練氣與呼吸,
接著要回家從我們的尾椎處拉氣到我們的丹田這邊,
然後用雙掌感應氣之後,上下搓揉氣然後做掌心對準然後上下像是拿著一瓶礦泉水做旋轉,
到後面老師會請你拿一瓶真的水做這個動作,說是做能量水,我其實是蠻懷疑的,
沒有淨化過的氣就是火氣,難道我們是在喝火氣能量水嗎?
上到一期結束後,老師會問要不要去外面他的教室上課,到外面上課會教所謂的十二筋絡操,
回家必須要不開冷氣每天練,因為老師是以前某歌手的哥哥又號稱是大陸的氣功師,
跟著去外面上課的人還蠻多的,你問我學了有沒有用,我會跟你說全班二十個人我最年輕,
但只有我感覺到有氣感,每天到診所找病人做實驗,最遠的一次從五公尺外發氣問病人有沒有感覺,
病人說感覺一股熱氣。
但因為每天都得碰病人,因此我每天都頭痛不舒服,三個月後我就把課停了也再也沒練了。

淨化呼吸法

有人後來介紹我去學習一個生活的呼吸這個團體的淨化呼吸法,
剛開始是去義工老師家聽創辦人的錄音帶學習呼吸,
後來我有發問為什麼不能用CD或著MP3之類的,義工老師是說因為能量不同,好吧那我只好信了。
淨化呼吸法會隨著呼吸速度分為快中慢,每天都必須練,練習呼吸完畢之後要打坐,
因為是印度的教派偶爾還要往某某方向朝拜之類的,但我都沒有做,每天都會花一些時間做,
之前還去吉隆坡上進階班,這個進階班是在山上,基本上你是根本跑不出去,每天都吃素,
我只能說台灣素食是他們的好吃一百倍,進去要把手機與書都收起來,兩個人經過眼神不能交會。
我一進去就開始重感冒,因為有熟人特別拜託,我在後面休息了四五天,
他們不讓我離開的原因說這是排毒,每天的行程就是打坐 瑜伽 練呼吸 ,
如果想要修行的人是很不錯的,但可能不太適合我這種心性不夠穩定的人,但淨化呼吸法是非常不錯的。
甚至有一次創辦人來台灣帶呼吸有人就被帶的大哭大叫大笑之類的,
可見不好的呼吸也會讓你的情緒被壓抑。
回台灣一兩年後越來越懶也就沒有再去了。

DNS

過了幾年覺得還是不行,開始積極到處上課,接觸到了DNS
這堂課主要是說,小兒發展的過程中肌肉還沒有發育完成但為何能夠做出一些大人都做不太到的動作,
是因為穩定的腹內壓,因此如果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動作有問題我們會回去讓他做小朋友三到十二個月的動作,
藉此回復腹內壓穩定來控制我們的肩胛骨與髖關節,在練DNS動作的時候因為腹內壓實在不穩定,每天都在拉肚子,
後來也有上了DNS講師所開的movement links 是楊達大師的弟子,藉由使用很多彈力帶或者動作連結來讓我們的動作變好,
當然這些動作也是需要良好的腹內壓以及呼吸。

鼻子開刀

前面講到鼻中隔彎曲,我想解決他但以前開鼻中隔的問題需要住院而且很痛,
後來認識我一位好朋友由耳邊喉科轉醫美的醫師做手術,
簡單來說就是鼻中隔歪一邊他會把他切下來之後轉一圈縫回去,手術時間半小時也不需要住院,
從做完手術的一週後我的過敏大幅改善,吸氣也變的很順暢,真的非常感謝他。

呼吸評估與動作整合

後來有一陣子常在看劉奕辰翻譯的ID網路文章,
後來ID來台灣之後就上了ID 精繪解剖也跟劉奕辰博士越來越熟,
後來也跟著他一起當助教教呼吸一路到現在,目前也是台灣算是不錯的獨創呼吸課程。

結論

呼吸的門派當然是非常多,但如何經由古人以及現代的科學研究來讓呼吸更好,
而不是只會憋氣,越慢的呼吸其實越難,走路越慢也是越難走,
如果可以把呼吸速度放慢讓我們的橫隔膜動的好一點,不但可以讓心情變好,
也可以讓身體控制能力變佳,如果你真的知道就不會每次都隨便縮小腹而是會積極去訓練這個部份,
希望大家都不要再花很多冤望錢,以前是沒的選只好自己摸索,現在有整理好的知識,大家可以多多搜尋,
不要被一些網路上似是而非的書與影片誤導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