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彎曲腰痛可以注意的動作模式以及訓練方法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7 日

 
身體往前彎往後伸直是矢狀面的活動,往前彎時身體前方軟組織會縮短後方會拉長,
反之往後伸直時前方會拉長後方會縮短。
這也是常常拿來作為測試的一個動作,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出動作是否怪怪的,
看動作時有時會看靜態動作,有時會看動態動作。

身體摺痕的意義

靜態動作可以看身體的摺痕,
摺痕會告訴我們,客戶是否常常把身體放在某動作上,因此會產生摺痕。
 
動態動作則能夠看出,從某一點到某一點的動作模式是否不太順,
可以以此來推論問題,如果以往前彎曲腰會痛來說可以分成幾種造成疼痛的動作障礙模式。
大致為椎間盤問題,上下脊椎滑動的問題,薦髂關節滑動的問題,肌肉筋膜軟組織問題。
因此靜態也需要看,動態也需要注意。

動作移動的組織

前後張力如果不平衡,像是往前彎曲時後方軟組織被拉長,前方應該要被縮短,
動作速度如果太快,軟組織來不及拉長會導致緊繃與不舒服。
腰椎屈曲的時候,重量會移至椎間盤的前方,讓後方的椎間孔被拉開,
而後方的椎體關節的下方會往上方移動,
再更外側的軟組織則會被拉開,也因此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常常發生在不正確的彎曲,
然後伸直狀態下產生椎間盤的突出。

容易做錯的地方

如果是脊椎椎體卡住,滑動有問題,可以推住脊椎的棘突往上往鼻子方向推,
問客戶這樣彎曲的動作是否腰痛有改善,在做推棘突的時候通常也會把軟組織一起往上推,
達到鬆弛的效果,反覆做幾次之後可以請客戶做彎曲伸直的動作看看疼痛是否有緩解。
前面提到前方用力後方要被拉長,在往前彎曲摸地板的動作中,
前方的腹橫肌必須保持我們腹部的腹內壓,也因為腹橫肌與我們的胸腰筋膜有相連,
可以讓我們前後穩定,有研究指出在做四肢動作時,腹橫肌會比四肢夠早啟動。
脊椎旁的多裂肌因為連結到2-4節的椎體,兩邊一起用力時可以作脊椎伸直,
但由於長度以及力矩關係,很容易其中一段活動特別好,其中一段活動特別差,容易被代償。

往前彎曲的注意事項

也因此往前軀幹彎曲的時候,要注意幾件事情,像是往前彎曲時身體會不會過度往上拉
,這很可能是多裂肌或者豎脊肌問題,也可請客戶趴著,我們的手放在客戶脊椎上面,
請他把我們指到的地方做伸展動作看看是否動作有問題。
臀大肌部分是不無法被拉開而有點翹屁股的動作,
可以做趴姿膝蓋彎曲把大腿離開地面,可由此觀察是否由腰去代償這個動作,
或者身體產生旋轉。
腿後肌部分可以看大腿後側是否很緊,導致無法被拉長
,這部分可以做直腿抬高測試,
在做此測試的時候可以看看薦髂關節是否有出來代償直腿抬高的角度大約為65~75度左右。

往前彎曲如果已經排除掉關節滑動問題
(可用前面幫忙推棘突方式幫忙,問題如果還是沒有改善要迅速轉診利用影像學檢查),
肌肉軟組織滑動或過於緊繃問題(可用徒手或者按摩球放鬆臀大肌 胸腰筋膜 腿後肌等等),
薦髂關節障礙問題更為複雜在此先不談,接下來就要做運動訓練。

通常來說四足跪下面最難的動作應該是鳥狗式,如果這個姿勢無法一起動手與腳可以抬一手或者只抬一腳就好
,但在此之前需要進行全呼吸的訓練,效果會比較好。
在後方腿後肌部分,可以訓練膝蓋彎曲屁股碰牆壁,
然後膝蓋不動把屁股抬高,可以練習腿後肌的離心收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