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7 日
隨著研究的進步,
現在在看軟組織問題的時候,
再也不會只單單只看一點。
很難說你這點會不舒服,
一定是什麼症狀造成的,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我們從一個點找到另一個點,
幾個點後看到一條力量傳遞線、
數條線看到一張網。
當我們有這個概念之後,
再由世界上的軟組織系統動力鍊。
去下手就相對容易,
比較不會只被某些學說所困住。
當然現在較知名的肌肉鍊、筋膜鍊學說,
有解剖列車、義大利的Fascial Manipulation,FM)系統,
以及肌肉動力鍊的系統。
當然還有很多系統。
但筋膜或軟組織鍊,在訓練或治療上,
通常就是「收縮」「放鬆」這樣而已。
接下來就是要找出前後、左右、上下、對側的互相關連。
肌肉動力鍊比較像是走路步態拆出的:
核心+步態的幾張圖。
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了解。
以目前的了解,還沒看到正式的書籍出版品。
該單位有出掛圖,目前有看到課程。
在訓練上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什麼?
1.找出上下力量傳遞的相關肌肉。
因爲重力是上下傳遞的,
可以藉由這樣去找出,
或加強相關的肌肉或筋膜。
這些地方通常都在關節肌腱連接處。
這部份可以參考動力鍊的圖。
2.在移動上一定會用到旋轉的力量。
而旋轉一定會跨越身體中軸。
我們可以臀肌連接胸腰筋膜,
再橫跨對側的闊背肌為例子。
如果這個斜向組合(類似AT說的功能線)出問題,
在背的支撐或旋轉就會很僵硬。
3.核心非常重要。
下肢的力量經由核心傳遞到上半身,
但這個力量不一定是同側的。
一般是一端支撐(收縮),一端做延展。
4.找出深層的肌肉鍊,
以及附近的淺層肌肉鍊。
經由核心肌群控制,
做出旋轉的動作。
重覆幾次收縮,延展後。
會比光單純的拉筋效果更好。
因爲在可控制的狀態下,
神經的連結會得到較好的控制。
有了以上的了解,
我們在走路的時候,
就可以訓練我們的身體。
很重的用力在關節上,
表示肌肉控制關節有問題。
專注的動作,
會刺激到很多大腦的神經連結。
多把走路動作拆解,
可以得到很多身體的訊息+
動作控制的動作庫。

線上預約系統
目前服務台北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