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刻意自學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2 月 19 日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必須要過濾知識,不然很多內容農場及標題黨會浪費我們很多生命的時光。

youtube出現了很多影片型濃縮式的知識傳遞方法


那麼像是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 伊隆‧馬斯克,歐普拉‧溫芙蕾等成功人士已經功成名,家財萬貫了。
為何一年還要看五十本書以上呢?
為什麼他們不去看影片學習就好?

 

閱讀是很多其它方法所無法取代的知識獲取來源,

用低廉的書本價格去取得作者的知識,是快速又有效的方法,

舉例來說作者的一本書與作者所開的實作工作坊的價格可是以十倍,二十倍以上的差距,根據我的上課經驗整體,內容並不會差太多,但人們還是傾向於去上實體課程取得認證。


很多人一整年都在上課。並不是上課是件不好的事,而是有種種問題,例如作者並不在台灣,

沒在台灣開課,或是根本沒這種類的實體課程。

此時閱讀與實作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雖然有人說已經不是以前那種讀書就能從社會底層翻身的時代了,

但出社會工作之後只靠著經驗去做事,把本身已經會的東西從60分提升到90分,不如也把不擅長的東西從30分提升到60分,這樣的進步是百分之百。


刻意自學這本書就講得非常實用,把自學分成自學1.0,2.0,3.0,

並且把實際方法告訴大家。以後的時代學習可能會變成不論何時何地學習不需要花錢,

例如說美國的可汗學院,或是台灣的均一教育平台,台灣目前有這麼好的網路環境可以好好善加利用。


學習可以設定-

短期:以考照為目標,
中期:閱讀後有文章的產出,拓展視野,
長期:長期策略與跨領域合作。

而不是大學畢業就脫離了痛苦的學習。

以考照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FB上面跟你的朋友說,

我幾月幾號要去考某某某證照,藉由宣告目標來給自己壓力

,學習的動力會進一步推進,不訂定日期通常來說常會以失敗告終。

訂定目標最好在一年內不要太長,這樣可以排定流程,每月每日反饋及檢討。


比如說:我們上健身教練課的時候,為什麼進步的比較快,但自己練進步的比較慢?

是因為一對一的時候較容易得到反饋,自己練的時候因為經驗的關係比較不容易去主動的調整到比較好的狀態。

所以在讀完書之後,最好給自己一些簡單的測驗,確認自己不知道甚麼,這樣進步才會快。

也可從漫畫開始培養興趣,我個人覺得聖堂教父,課長島耕作,神之雫 系列都是很好的開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